荊坪古村是一條沒經修飾,古樸,寧靜的小村莊,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正南16公里處,與中方縣城隔河相望,清幽的潕水河從古村三面環繞而過,歷史悠久、古韻深厚。據考,古村戰國時就已建成,曾經是西南地區經濟和商貿的中心之一,是漢朝的潕陽、唐宋的滁州城所在地,也是潕水文化的發源地。這裡,出過讓古村榮耀顯赫的帝師潘仕權,也留下了王昌齡、林則徐等歷史名人的足跡。
古村內,外觀最華麗,最具氣派、和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是潘氏祠,也是我們遊覽路線的起點。
潘氏祠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始建於何時已無可考證,據祠中石碑記載,重建于嘉慶六年,又先後于道光十四年、光緒十八年、民國三十六年進行了擴建與維修。
潘氏祠的大門像一個大牌坊,上面有很多精美的浮雕。宗祠大門後是戲樓和戲臺。戲臺前的大廳和天井,地面全用青石板鋪成,可容千人,兩邊戲樓上是供官紳家老爺少爺太太小姐們坐的。據說以前每年祭祖慶豐祈雨求福都要唱戲,年節時要唱半個月。這裡是古村的文化、集聚中心,立於其中,仿佛仍能聽見鏗鏘鑼鼓、低吟高唱,出將入相之間,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
宗祠內懸掛了許多匾額,如宗澤長流、光宗耀祖、德門青雲、宗國興家、繼往開來、源遠流長、九甲祠等。
離開潘氏祠,我們繼續參觀。在潘氏祠的左邊是關聖殿,右邊轉角處是五通廟。在五通廟前的石板路是古驛道,古時八百里加急文書的換馬之地。這裏曾經留下過王昌齡、林則徐等歷史名人的足跡。也是上黔城去芷江的必經之地,谷米桐油麻布草藥柴炭以及本地特產斗笠,都在此地聚散。
古驛道旁有多株古老大樹,有兩株排列生長的稱為“夫妻樹” ;另一株縳了多條紅色祈福帶的是許願樹。大樹的樹榦上放了多個長方形的小盒子,導遊告訴我們,那是防白蟻的藥。
荊坪古村的房子通常有兩個門,在外面的矮門稱為腰門,可防止小孩子溜出門外。門上方有兩個立體菱形木刻,代表乾坤。
在一間民宅內,擺放了一個石魚。此石魚是1964年建房子挖掘出來的。石魚二尺六寸見方,高五寸,中夫有一鼓形圓墩,墩上雕有龍鳳圖案,圓墩外有四條栩栩如生的鯉魚,左側雕有蝙蝠和卦形,右側雕有一光滑的石珠。據文物部門專家鑑定,石魚是明朝中期文物。
2001年,石魚移放一柚子樹下。原不開花的柚子樹,竟於第二年起,每年開花結果。
傳說摸一下石魚,便會財運齊來;摸一手石魚,便會活到九十九。我只敢摸一下石魚,因為活到九十九,健康能自理還好,否則百病纏身,倚賴他人照顧,可真慘了!
乾隆五年(1728年) 庚申時期,朝庭為了表彰潘仕權的嬸娘守孝50多年含辛茹苦地把四個兒子培養成材,在村內興建了一座節孝坊。牌坊上鐫刻著“岳母刺字”、“臥冰取魚”等二十四個流芳百世的節孝故事,是傳統的中國文化理念在荊坪古村最好的見證。牌坊已殘舊,但雕刻仍可見。
潘仕權的故居已不可復見。不過,在一個典型農家小院門前的牆壁上嵌有一塊石碑,記載著潘仕權的簡介。潘仕權(1701-1772),字龍庵,號三英,中方史荊坪人。飽學詩書,精象、數、通音律,著有《學庸一得》、《洪蒼九疇》、《大樂母音》等書傳世。相傳,乾隆幼時,天性貪玩,極厭讀書,久於閉口不言。後請潘仕權教之。潘先生採用《中庸》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須臾不可離也者,可離非道也。用之開蒙,乾隆三天便開口。
古村有口石井,呈圓形,直徑1米,深19.5米,通體以岩石砌成,有供人上下的踏腳印坎。井口覆蓋特鑿的圓口花崗石,千百年來,人們從圓口中提水上來,吃水洗菜洗衣,井繩上下磨擦,花崗石圓口上勒出了三十六個半勒印,最深的10.5釐米,最淺的0.3釐米。井邊有塊乾隆年間留下的石碑,記載修復古井的捐資情況。不遠的巷道邊,有口古井與此井相對應,井口也是覆蓋石鑿圓孔,井水也極甘甜,稱為龍眼井,與此井是一對“龍眼”。幾十年前有一乞討盲女失足掉進井裡淹死,村人便將井填死了。
遊覽畢古村,看罷村民給我們表演歌舞,導遊安排了我們到村內的玫瑰農家吃地道農家菜,雖然只是青菜、豆腐、土雞、自製臘肉,郤十分美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