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太行山掛壁公路之旅 (20) ---- 河南博物館




20151116日,早餐後,我們到河南博物館參觀。

河南博物院,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於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於199851日落成開放,館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展館面積1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館藏文物14萬件。 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安陽、淅川、洛陽、商丘、開封、三門峽、輝縣、新鄭、安陽等地的考古發掘,數量達13萬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餘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

館區中心部位為主展館,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觀星台為外觀雛形,建築平面以正方形為母體,主體建築便自然演繹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鬥狀,恰似揚鬥以承“甘露”,下接覆地鬥以納“地氣”,其中心位置精細設計了一個透明的圓洞。主體建築蘊含了中國古文化中地處“天中地心”和“天圓地方”的感念,也有“會宇宙之氣,聚天地之靈”的內涵。冠部四周分別鑲嵌四神圖案,表示古天文學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從建築構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釘圖案,形似青銅器上的乳釘紋樣和傳統建築板門的門釘形狀,又是茫茫宇宙滿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數以萬計的星座;主體斜面的四周頂部淺藍色的透明窗及頂部垂直而下的透明採光帶,具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主體建築造型奇特,其實宏偉,獨具現代藝術風格,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徵。  

整個河南博物館建築群採用了傳統建築中軸對稱、主從有序的佈局手法,從總平面上看,四隅分佈附屬建築,聚散有致,和諧統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築群呈四面輻射狀,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傳播。假如我們從上鳥瞰整個建築群,則宛若“大鵬展翅”向天飛,主體建築如大鵬身軀,展館大門就像大鵬的頭部,兩側配樓恰似大鵬的翅膀,後邊與文物庫房相連的過廊,更是大鵬之尾。整個造型象徵著古老中原再現歷史的輝煌,經濟文化的全面振興和騰飛。

河南博物院包括廣場、序幕大廳、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陳列館、文物庫房、學術報告廳、電教樓、觀眾參與和娛樂廳、觀眾餐飲茶座、觀眾休息廳、貴賓接待、河南博物館室、紀念品商場、廣播室、電腦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建築群外部還設計有40%左右的園林綠地,形成“館中園、園中館”的優美格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