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山東之旅 (3) ---- 泰山封禪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 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泰山封禪是歷代帝王炫耀顯赫業績的政治大典,曾經讓很多皇帝心馳神往。他們在泰山上銘功頌德、揚名顯號,其中秦、漢、唐、宋、清五個朝代的封禪故事最有說頭。

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漢族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不過真正計入史冊的只有秦以後的12位皇帝。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飯後,我們到泰山觀看大型實景演出的《中華泰山·封禪大典》。該項目的總策劃人是被譽為“實景演出創始人”的著名文化策劃大師梅帥元先生。演出的劇場建設在泰山東麓,泰安市大津口鄉艾窪村以西區域(現泰山天燭峰景區牌坊處)。主演區的基本形態像是一個巨大的封禪台,在演出燈光的作用與周圍山形林相背景的配合下,它將給觀眾呈現出典型的泰山自然環境與歷史的意境,隨著演出的進程,舞臺和巨大的LED顯示幕將依次呈現遠古的混沌洪荒、秦的金戈鐵馬,漢代的儒風雅樂、盛唐的萬國朝冕、北宋的藝術情懷、大清的民族融合……現代的聲光技術,將給觀眾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演出分為序幕、金戈鐵馬秦、儒風雅樂漢、盛世氣象唐、藝術王朝宋、康乾盛世清和尾聲七個章節,總時長約80分鐘。

《中華泰山·封禪大典》演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音畫一體,500人的封禪演繹與泰山春夏秋冬的景觀變化,合成了泰山輝煌的交響。

實景演出是一種新型的藝術演出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在於使用180°全景式的自然山水作舞臺,使用現代的聲光、電技術、舞美製作和大規模的演員陣容來演繹當地特色文化,觀眾在自然劇場中身臨其境,得到從未有過的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是一種全新的、震撼的藝術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