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山西之旅 (5) ---- 山西懸空寺




懸空寺是北岳恆山風景區內的一處重要景觀,位於恆山腳下、渾源縣城南5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寺創建於北魏後期(約為西元471523年),現存建築分明清兩代修建後的遺物。懸空寺靠西面東,儼若精巧、別致、玲瓏剔透的玉雕懸於一幅巨大的屏風上。寺內共有殿宇樓閣40間。南北,有三檐歇山頂危樓聳起,對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層疊起,離地百餘尺,附於絕壁上,三面環廊、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木製樓梯溝通,遷回曲折,構思佈局妙不可言、整個寺面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實中生巧,危裡見俏,一種在國內其它寺廟中體會不到的奇險感緊緊地抓住遊人的好奇心理。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發展了我國的建築道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值得稱“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縣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

懸空寺的“巧”體現於建寺時因地製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製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懸空寺內塑像頗多,有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共78尊。三聖殿內的泥塑,具有唐、明兩代風韻,釋迎、韋馱、天女、阿難形體豐滿,神彩動人,仙女婀娜、韋馱英武、阿難虔誠,各具風彩。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儒、釋、道三教始祖共居一室,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懸空寺內,有朝殿、會仙府、碧霞宮、純陽宮、樓台亭、寢宮、梳妝樓、御碑亭等景點。

懸空寺雖幽居深谷,但有恆山水庫依傍。恆山水庫蓄水1300萬立方,澆灌著五萬余畝良田。夏日,兩側青山側立,黛色的山巒在水庫中顯出倒影。水色清碧,漣漪累累。到溢洪閘全開時,峽谷內飛流噴涌,山水相交,渾然一體,為懸空寺的奇景又增添了秀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