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潮州美食之旅(7) ---- 牌坊街




牌坊街是潮州古城紀念性標誌建築,具有悠遠的歷史淵源,濃縮著古城千百年的輝煌歷史。據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

太平路與東門街是潮州古牌坊最為集中的路段。根據史籍記載,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於明代的有34座,建於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為禦史許洪宥建的“柱史”坊,最遲的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為直隸總督鄭大進建的“聖朝使相”坊。

清末明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引入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並與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國內獨特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街上的商店大多是經營旅遊紀念品,或者是地方土特產,總之是以為遊客服務的居多。潮州以其美食名揚海外,糕點也是極具特色,有名的食品店門前常常可以看到排成長隊的顧客,美食的魅力確實不小。

潮州牌坊街(太平路和東門街)兩側商鋪的立面修葺一新,煥發出昔日光彩,與古牌坊、古井、古民居互相輝映,成為旅遊觀光的亮點。這些商鋪多為兩三層樓房,自第二層起向前跨出三米左右,臨近馬路處用兩根大柱頂住,因此叫騎樓。一座座騎樓並排,樓底空間便形成一道貫通的長廊,成為可蔽風雨烈日的人行道。










建於宋朝的東門大井

建於明朝永樂元年義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