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大夫第




新田文族大夫第,位於新界元朗永平村,為文頌鑾於清代同治四年,乙丑歲,公元1865年所建。文頌鑾是新田文氏二十一世族人,為人豪邁機智,不但善於營商,生財有道;而且樂善好施,造福貧病,深得鄉黨推重,亦因此而得清光緒皇帝將其父親及祖父賜封為奉政大夫,正五品官銜。位於大廳屋簷下的兩塊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就是清光緒元年皇帝御賜表揚文頌鑾祖父母和雙親的詔書木刻。這兩塊牌匾為本港目前己知所僅有的例子。正廳內仍擺設著昔日的酸枝傢私,而文頌鑾夫婦及其部份家庭成員的畫像則懸於正廳牆上。詔書旌表,顯赫家世,積厚流光,不但光於前,而且榮於後,大夫第的榮銜,就是這樣由來。
大夫第的正面構築,青磚牆下砌花崗石牆基。大夫第金字牌匾,橫掛在大門的門額上。大門前有廣場。一進大門、前廳、天井、正廳、兩旁的廂房,格局分明,氣派豪邁。前廳正中,高掛一牌匾,上款:「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殿試」,另有「欽點營用守府」六個大字,下款:「臣文灼勳恭承」。燦爛的金漆字樣,尚留下先祖時代的光輝。府第兩邊的廂房,還有一些附屬建築物,左翼是花廳和內院,右翼則以長廊相隔,有廚房、偏廳及廁所。府第構築,外型上具有中國建築傳統特色。但通道內拱門上的彩繪玻璃和巴羅克式的花葉浮雕,則具有西方藝術特色。

府第前後有廣闊的庭園,庭園四周有青磚牆圍繞,環境相當清幽。府第兩邊的廂房,還有一些附屬建築物,左翼是花廳和內院,右翼則以長廊相隔,有廚房、偏廳及廁所。府第的正面青磚牆下方有花崗條石牆基,牆頭裝飾以陶塑及彩塑壁龕為主體。正門門框以花崗條石砌築,門楣上有大夫第紅漆金字牌匾。船形正脊上精巧的人物陶塑是廣東石灣文如壁窯燒製。
 
府第中軸線上分別是前廳,天井和正廳,兩邊有廂房,但與傳統建築型制不同的是廂房並不對稱,可能是後期改建所致。左翼是花廳和內院,右翼則以長廊相隔,有廚房、偏廳及廁所。
 
整座建築飾有豐富的灰塑及彩塑,木刻及壁畫等,而大部份裝飾均刻有中國吉祥圖案及繪畫,其中有梅、蘭、菊、竹、鹿、蝙蝠、麒麟等。

大夫第在文華章堂各司理的同意及合作下,在1987710日根據古物古蹟條例列為法定古蹟。賽馬會撥出二百五十萬元經費。進行重修工程。所有工程於
198811月順利完成。

19881119日舉行開光儀式,由港督衛奕信爵士伉儷主持。198771
日,根據古物古蹟條例,確定新田大夫第為法定古蹟,獲香港賽馬會慷慨捐助,在建築署及文康市政科古物古蹟辦事處監督下,進行重修工程,198811
21日舉行開光儀式,由港督衛奕信爵士伉儷主持。
 







位於大廳屋簷下的兩塊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就是清光緒元年皇帝御賜表揚文頌鑾祖父母和雙親的詔書木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