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采樓在廣東省韶關市內。東瀕偵江,西繞武水。明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宋代郡守余靖而興建。因古人有詩贊餘靖“更加風採動朝端”,故以風采為名。1933年重建。樓高21米,橫跨通衢,樓底呈圓拱形,地面至拱頂高約10米,北面設環形樓梯可登臨。重簷翠瓦。原與紀念張九齡的風度樓相對,現風度樓無存,風採樓巍然屹立。樓上三字石匾,是明代學者陳白沙以茅龍筆書寫的墨蹟鐫石,墨蹟柔韌蒼勁、瀟灑俊逸。整座建築物雄偉獨特,氣勢軒昂,被譽為韶關的標記,現已成為韶關市博物館。
在中國歷史上,韶關出過三位歷史名人,分别是南北朝的武將侯金都、唐朝賢相張九齡、宋朝名臣余靖。
在風采樓前面擺放了余靖的雕像。
余靖(1000年~1064年)在韶關出生,北宋官員,慶曆四諫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1] 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韶關)人。天聖二年進士。曆官集賢校理、右正言,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桂州知府、集賢院學士、廣西體量安撫使、以尚書左丞知廣州,卒諡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