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崗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势恢弘,内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多尊,代表了西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佈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政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亙,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這些佛像、飛天、贊助者、供養人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民眾的智慧與勤勞。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在我國道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融匯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這是我國古代民眾創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証。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西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后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佈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道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