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寺位於懷鎮南里許的東山腳下。它背靠青山,面臨清水河,環境清幽怡人。
五臺山建造最早的寺院,應為顯通寺的前身大孚靈鷲寺;較晚的一座寺廟,當為普化寺。普化寺,初名帝釋宮。明崇禎年間(1628-1644),因這裡建有一座玉皇閣,裡面供著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廟之稱。現在建築是民國十四年(1925)在玉皇廟的廢墟上重建的。
普化寺的照壁用石與磚砌成,是五臺山寺院中最長的照壁,正中嵌石刻“福祿壽三星”圖案,兩邊是“文五別子”和“番溪求賢”,背面雕有觀音、善財和龍女,並有花草作陪襯。這些石雕十分出色,可與龍泉寺照壁相婢美,是五臺山磚石建築中的傑作之一。
從照壁後側的南門入院,迎面是天王殿,殿門的門楣上懸著“普化寺”三個字。兩側掛著對聯:“皈依三寶極樂地,遵守五戒未來天。”殿門兩側牆上除“法輪常轉”四個大字外,磚石雕刻舉目都是,仔細一看,有孫悟空大鬧芭蕉洞、盤絲洞、無底洞、琵琶洞故事,還有石雕牧童吹笛、羊倌放羊、牧人趕像、老人騎驢過橋等,可以稱得上是近代雕刻藝術佳作。這些磚石雕刻是民國年間南山寺普濟和尚的弟子募化修建的,所以石雕內容與南山寺的一樣,染上了儒教、道教的色彩。
天王殿內的雕工也一樣精細,例如木雕彌勒佛龕,龕柱上雕有盤龍,稱為“木雕盤龍柱”,可以將它左右旋轉,令人歎為觀止。此外,殿內正面還坐著彌勒佛,在彌勒佛背後是韋馱天神。與其它寺院的天王殿設置略有不同之處是,此殿有“哼哈二將”和“降龍”、“伏虎”。
在天王殿背面的迎風和檻牆上,還形象生動地雕刻著“二十四孝圖”和降福、施壽、取仕、賜祿的四位天官。二十四孝分別是虞舜、漢文帝、曾參、憫損、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陸績、唐夫人、吳猛、王祥、郭巨、楊香、朱壽昌、庚黔婁、老菜子、蔡順、黃香、姜詩、王褒、丁蘭、孟宗和黃庭堅等24位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宣揚的典型孝子。顯然,這是我國傳統的儒家文化。
普化寺的主殿是矗立于天王殿后的大雄寶殿,殿內主塑像為“華嚴三聖”,正面為釋迦牟尼佛,兩側是文殊和普賢,全部坐在蓮花上。這反映了五臺山從來就是華嚴道場這一特色。釋迦牟尼佛的背面,供著“西方三聖”:觀音菩薩、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殿內的塑像,包括護法金剛和善財、龍女,都具有生命感。這又說明該寺還是一座淨土道場。
此外,殿后簷明間設有一道板門,左角供騎獅子的老年文殊,右角供騎朝天吼的大悲觀音,手抱小孩。這兩尊塑像的神態和衣飾均大方自然。尤其特別之處是:文殊菩薩塑造為老者的形像,這在佛像塑造中是極為罕見的,突破了原來的框框,頗為不凡。而在兩側,則為十八羅漢。這十八羅漢則是十六羅漢加上摩耶夫人和彌勒尊者。摩耶夫人是釋迦牟尼的母親,她在生下釋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佛教說釋迦牟尼成道後,至忉利天為她說法,她得阿羅漢果,成為佛教中的第一位女羅漢。摩耶夫人身體豐腴,白胖細膩,柳葉眉,青絲髻,櫻桃口,碎白牙,嫩手細指,衣著輕柔,飄逸瀟灑,是一位善良的中國貴夫人的形像。
大雄寶殿後面是三佛殿,佛壇的三座蓮花臺上結跏趺坐著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和東方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釋迦佛前為釋葉、阿難,橫三世佛兩側為帝釋天和大梵天王,他們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在這一段的四根柱子上還彩塑著四隻人頭鳳尾的迦陵頻伽鳥,即妙音鳥。在山牆的平臺上還彩塑著胡僧梵相的十六羅漢,左右兩座假山上還有降龍、伏虎羅漢,在頂棚上還懸塑著一位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濟公和尚。這些都是該寺彩塑的特色,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