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港珠澳大橋通車了




施工近9年,造價高逾千億元,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港珠澳大橋今天(20181024日上午9)通車了 !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通常簡稱HZMB,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於20091215日動工,2018523日完工。201810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珠海舉行,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主持。

港珠澳大橋啟用後,穿梭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銳減,行車時間僅需一小時左右,而且不需要再繞經虎門大橋;而港珠澳也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港珠澳大橋位於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連接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橋項目包括國內水域的主橋、三地各自的口岸及連接路。大橋的功能主要是解決香港與內地(特別是珠江西岸地區)及澳門三地之間的陸路客貨運輸要求,建立跨越粵、港、澳三地,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陸路運輸新通道,推動三地經濟及持續發展。

港珠澳大橋的主橋從西端珠海拱北對開的人工島伸展至東端近粵港分界線以西的海底隧道東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里,主橋全長約29.6公里。為橋隧結合結構,包括一條長約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四個人工島。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止於粵港分界線)由香港方面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大橋全長為49,968米,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米,包括5,664米海底隧道,設計壽命為120年,能夠抵抗8度地震、16颱風。在珠江口伶仃洋南北兩側分別有兩個離岸人工島,人工島間通過海底隧道予以連接。大橋初期計畫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散石灣,但最終方案改為在香港國際機場東部海面建築人工島以設立口岸,經過大澳以北海面並橫越珠江口,經過珠江口中心的海底隧道,最後抵達珠海及澳門口岸(珠澳口岸),分成兩端連接珠海拱北、澳門東方明珠。

港珠澳大橋落成後,由香港駕駛至珠海及澳門,將會從45小時路程大幅縮減至約30分鐘。至2035年,預計每日有5萬至6萬車輛及每日23萬至25萬人次。人工島上除了檢查大樓外,亦會包括無人駕駛列車,用以接載旅客由檢查大樓至香港國際機場登機,港珠澳大橋的旅客到達香港後毋須入境,可以透過無人駕駛列車直接到達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對於無法過境車輛,口岸附近將會設立停車場,另外亦有公共巴士接駁。

橋樑總長約23公里,按照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橋樑工程於20126月全面展開,劃分為5個工程合約進行施工。橋樑由非通航孔橋和通航孔橋相連組成,通航孔橋共有3座斜拉橋,自東向西依次是:青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航道橋、九州航道橋。

其中,青洲航道橋主跨458米,為3座斜拉橋中最長,採用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全橋採用半漂浮體系,索塔採用雙柱門形框架塔,塔高163米,共設有14對斜拉索。橋下通航等級為1萬噸級,淨空高度42米,有效通航寬度318米。於2016412日合龍。整體造型及斷面形式除了滿足抗風及抗震等要求外,將會充分考慮景觀效果。估算興建費用為952百萬元,每平方米造價達31,300元,在大橋所有區段橋樑中最為昂貴。

而江海直達航道橋主跨516米(2x258m),索塔採用3個海豚狀的框架塔;九州航道橋主跨268米,索塔採用2個風帆狀的框架塔,塔高120米。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