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澳門之旅 (一) 澳門簡介

2011年123日星期六,我和10個小學同學參加了一個旅行團到澳門遊覽,並順道探訪一位已移居澳門的同學。那天陽光普照,天朗氣清,行程暢順,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澳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在東經113°35’,北緯22°14’,與東北偏東的香港相約六十公里。


澳門地區由澳門半島以及氹仔和路環兩個離島組成。總面積共29.7平方公里,其中澳門半島9.3平方公里、氹仔6.8平方公里、路環7.6平方公里、路氹填海區6平方公里。

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由三條分別長2.5公里、4.5公里及2.2公里的澳氹大橋連接;氹仔和路環之間也有一條約2.2公里的路氹連貫公路相連。經澳門半島最北面的關閘可到達中國的珠海市和中山市;經位於路氹城的蓮花大橋可到達珠海的橫琴島。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媽。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19991220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人口約有560100人,其中大部份居民住在澳門半島,兩個離島人口較少。 居民以華人為主,葡籍及其他國籍人士只佔6%左右。























3 則留言:

  1. 祝新的一年2012事事如意,身體健康。
    [版主回覆01/03/2012 15:06:44]Same to You too!

    回覆刪除
  2. 我今天才看了這篇
    [版主回覆03/25/2013 10:06:18]是否很難忘呢?

    回覆刪除
  3. 六月那次半年之約我沒法參加...但去年十二月不是也到半年之約嗎?可沒有接到你通知?
    [版主回覆03/25/2013 10:28:33]因為我12月外遊,所以聚會在11月舉行了!大家以為你沒空來香港出席聚會,而且你餐後返澳門會很晚,所以沒有通知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