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英倫三島及愛爾蘭之旅(9) ---- 威爾斯(Wales) 簡介




威爾斯(Wales)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構成國之一,東界英格蘭,西臨聖喬治海峽,南面布里斯托灣,北靠愛爾蘭海,卡迪夫(Cardiff)是其首都,英國第16大城市,威爾斯最大城市,它是威爾斯重要的旅遊中心,也是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卡迪夫共有2間大學,威爾斯大學和卡迪夫大學。

威爾斯王國的歷史要比英格蘭更加古老。就現有資料來看,公元前1000年時,就有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中部來到這裡。此後,威爾斯的西北部地區最早出現稱霸勢力,其祖先是西留爾人;西南方被愛爾蘭人侵占,建立布萊秦尼奧克王國;中部地區的主要勢力則是科諾偉部族。這些勢力,後來都被羅馬帝國攻滅。

公元43年-410年,威爾斯是羅馬帝國不列顛尼亞行省的一部分。後因日耳曼蠻族侵犯歐洲,羅馬帝國被迫抽調不列顛尼亞的軍隊前去迎戰,致當地防守空虛,東南沿岸屢屢遭受蘇格蘭地區皮克特人的侵擾。當地的羅馬貴族僱傭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幫忙防守,誰知這些外籍兵突然譁變,反而開始攻打羅馬貴族的統治區;而歐洲大陸的羅馬帝國則對這一情況視而不見,不肯派兵救援。如此混戰到公元6世紀初,不列顛人陸續退往島西威爾斯地區的群山之中,其中的布立吞人開始自稱威爾斯人,同時建立格溫內斯王國(Kingdom of Gwynedd)這一羅馬帝國繼承國,其國王享有「不列顛人之王」(King of the Britons)的尊稱。威爾斯人不斷抗擊盎格魯-撒克遜人一事,孕育了亞瑟王傳說。

此後,英格蘭地區由盎格魯-撒克遜人主導,開始所謂「七國割據」的歷史階段。威爾斯則同樣群雄林立,格溫內斯王國和先後出現的德赫巴斯王國(Deheubarth)、格溫特王國(Kingdom of Gwent)、布雷錢尼奧格王國(Brycheiniog)互有勝負。公元784年,英格蘭七國之一的麥西亞國王奧發(Offa)在英格蘭和威爾斯之間的海域築堤,這個奧發堤壩是兩地間第一個永久性邊界。

大概從公元865年開始,維京人渡海攻打不列顛島,稱霸東南地帶,直到878年方被英格蘭南部威塞克斯王國的艾爾弗雷德大王揮師擊破,訂立和約。艾爾弗雷德不斷進取,將勢力範圍推至英格蘭的東部和北部,後更以英格蘭國王自稱。其子愛德華(長者愛德華)繼承父業,幾乎將維京人徹底趕出英格蘭地區,只留下諾森布里亞南部的約克地區尚存一息,史稱斯堪的納維亞約克王國。威爾斯的小國王紛紛向他稱臣。

公元924年,長者愛德華去世,其繼承者艾塞斯坦滅亡約克的維京人王國。公元927712日,蘇格蘭國王和格溫內斯國王等出席會議,都表示追隨艾塞斯坦。會後,艾塞斯坦陳兵赫德福德地區的威河沿岸,迫使威爾斯其餘割據勢力向他稱臣納貢,同時首次規定以威河作為威爾斯和英格蘭的邊境。威爾斯由此得到一段和平安穩的時光,諸侯基本服從格溫內斯國王指揮。

公元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第王朝。他援引艾塞斯坦的史事降伏威爾斯諸侯。由此以降,威爾斯諸侯長久附庸英格蘭國王。

公元1216年,格溫內斯王國的羅埃林大王(Llywelyn the Great)徵得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同意,把威爾斯境內的全部王國撤銷,同時成立威爾斯公國(Principality of Wales)並由羅埃林大王統治。

公元1277年,亨利三世的後繼者愛德華一世動兵攻打威爾斯,至1284年征服全境,同年頒行「威爾斯法」。愛德華一世接受威爾斯人的要求,同意由一位在威爾斯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斯語的親王來管理威爾斯人。他把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斯,生下的王子便是第一位「威爾斯親王」愛德華二世。由此以降,英格蘭國王和後來的大不列顛國王總是把「威爾斯親王」的頭銜賜給長子。久而久之,這個頭銜就成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

公元1400916日,波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不滿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的統治,公開叛亂,並於1404年自封威爾斯親王。這是歷史上最後一位持有威爾斯親王頭銜的威爾斯人。1412年,他被英格蘭軍隊打敗,下落不明。此事直接加強了英格蘭對威爾斯的管理。

公元1536年,第一個《聯合法案》(Act of Union)在英格蘭和威爾斯通過。威爾斯從此受到英格蘭法律管束,政治上則徹底聯合。英語成為威爾斯的官方語言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