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陝西省西安華山之旅(17) ----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 大雁塔




遊覽畢大雁塔廣場,我們到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觀光。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位於大雁塔南廣場東北側,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遺址上,緊鄰現在的大慈恩寺。園內有高宗建寺、玄奘建塔、鑒真東渡、大佛像、牡丹園等景點。公園於200871日建成開放。

大慈恩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創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西元648年),是當時的太子李治為了紀念母親長孫皇后而建。大慈恩寺亦是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迄今已有1360餘年歷史。寺院新建落成以後,玄奘法師受朝廷聖命,為首任上座主持,並在此地潛心翻譯佛經十餘年。寺內有玄奘督建的大雁塔,是唐朝建築,明代外表加砌面磚保護。寺院按中國傳統風格建造,鐘樓內懸掛有鐵鐘一口,為明代嘉慶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鑄造,重達三萬斤,上鑄有「雁塔晨鐘」字樣,為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寺內牡丹亭種植有著名牡丹七十餘種。寺內建有玄奘紀念館。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一座7層方形佛塔。該塔是西安市內著名古蹟及標誌性建築,同時也是西安市市徽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該塔始建於唐朝永徽三年(652年),起初是玄奘為保存佛經而建造的塔,後曾因年久失修和戰亂而多次遭到損毀,至五代後唐年間才成為現在的造型。清朝康熙年間時大雁塔開始出現傾斜,直至1996年時傾斜程度甚至達到1米左右,此後經過保護才有所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雁塔得到了專門保護。1963年,大雁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時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身呈方形錐體,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塔高64米,共七層,塔身用磚砌成,內有樓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相傳出自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底層南門兩邊立有碑石,左邊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右邊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親手豎立於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
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寺門內,鍾、鼓樓東西對峙。雁塔東南側有和尚墓塔群。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殿內供奉有三身佛、菩薩和羅漢泥塑像,是禮佛誦經之所。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而寺內的殿堂則多是清代建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