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澎湖列島之旅 (2) ---- 馬公島中央街




下午230分,我們抵達馬公島。登岸後,除即入住位於碼頭附近的澎湖長春大飯店。
稍事休息,我們已急不及待出發遊覽馬公島。
馬公本島包含澎湖本島、中屯島、白沙島和西嶼島。馬公市在明清時期,為兩岸重要通商貿易中心,演變成為今日澎湖縣重要的行政中心,歷經數百年後,留下許多傳奇的故事與古蹟建築,馬公市濃縮了澎湖人文史蹟的精髓所在,在巷弄之間透露出古樸溫馨的氣息,呈現澎湖地區豐富的人文風采。

湖西鄉東北海岸地質複雜,經過長期的侵蝕,呈現多樣性的地質環境,如北寮半島、青螺半島,地質極富特色,秀麗的海景與多變的海岸風貌與著名的晨曦,都值得您親身造訪。西嶼鄉位於澎湖本島西側,舊稱「漁翁島」,島上皆是知名的觀光景點,竹灣的天然灣澳成「箱網」養殖的絕佳水域,西南側的大池沙灘為著名的「金色沙灘」,純淨美麗。於西南端豎立著全台灣最古老的燈塔「漁翁島燈塔」,是賞落日最好的景點。

白沙鄉為著名的賞鳥地點,自澎湖水族館到岐頭港,到赤崁地下水庫與後寮白沙灣一帶,延伸出一段重要的賞鳥動線。鄰近的赤崁地下水庫為全國絕無僅有的地下水庫,欣賞活潑可愛的候鳥,白沙的海灣風情,亦是值得體驗的遊程。
馬公中央老街是澎湖開發最早的市街,伴隨著媽祖宮興旺的香火,在清乾隆33年(1768)已有所謂的「七市一街」,形成馬公最繁榮的商業區。後來處理台閩來往商務的「臺廈郊」商會也在此成立,並於清光緒元年(1875)設會館於水仙宮,強化了中央街地區宗教、商業及社會組織的中心地位。光緒13年建造媽宮城後,更凸顯出中央街在馬公的中心地位。

日據時期仍以中央街區一帶為主要商業中心,同時因為拆除部份城築垣港,更帶動了商業活動也成為了當時日本人的娛樂重心。中央街的街道空間、店屋格局、門面形成也是在當時即已形成規模。光復初期,中央街區繁榮依舊,當時俗稱為「馬公的西門町」。但隨著建國市場、文康市場到北辰市場更新區的開發,中央街傳統的店家在經營上面臨了第二漁港附近,使得中央老街地區急速凋零。

中央街一帶是澎湖最早期聚落的形成地點,從17世紀起聚落形態由農漁散村逐漸發展為澎湖經貿中心的商業街。19世紀未因軍事防禦需要,馬公由街鎮型態轉變成城牆都市,商業區也由七街一市擴大為十街二市,中央街即當時的主要街道之一。日據期間,馬公隨著城牆的拆除及市區改正計畫,市區快速地向城外北及東北方蔓延,此時馬公已略具近代化都市的雛形。光復後,馬公市街的發展循著日據時期都市計畫藍圖逐漸發展擴大,市中心商業活動集中地也開始由天后宮中央街一帶向北及東北方移動,素有「馬公西門町」之稱的中央街便逐漸沒落。雖然中央街緊臨著附近幾個著名觀光據點,但在旅遊的季節仍被遺忘,街上的生意已無法與大街相比,舊日風采不再,人口亦漸外流。

然中央街並沒有放棄轉型再發展的機會,力圖振作。民國73年經內政部指定為文化保存區後,但受到相關法規的限制,巷道狹窄、屋舍傾圮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導致住戶外移,民怨叢生。事實上。在民國71年間中央街一帶曾有「再發展計畫」,但並未實施;當時惠民、惠安兩條都市計畫道路的開闢,拆除了部分的老街,但被發現如果繼續執行勢將鏟除一級古蹟天后宮廣場前的照壁和後方的土丘,並破壞該區早期聚落的市街特質,經過輿論報導及政府單位多次會商後,決定凍結工程的進行,並重新檢討道路的規劃。

民國73年在修建天后宮時,由台大城鄉所提出建議,要把緊臨天后宮的歷史老街中央街一帶劃定出一個範圍做為保存區。當初保存區的劃定能為在地居民所接受,是因為當時並沒有發展上的壓力;後來有些房子因為老舊逐漸倒塌,於是陸續有居民提出新建的申請送到縣政府,但是縣政府在沒有擬訂清楚的審議規劃情形下而無法核准。因此透過學者至專家的建議,必須針對中央街一帶進行一個保存區規範的研究。不過事實上,中央街社區發展的問題並不止於硬體的建築,軟體的產業復甦經營才能真正為中央街的生命注入活力。












澎湖醫院

中國國民黨澎湖縣委員會


四眼井又名四孔井,是澎湖最古老的水井,也是馬公島中央老街的著名景點。水井開鑿於明中葉,距今約四百餘年。井內直徑寬一米,深約5.6米,水量充沛。為免居民打水之時掉入井中,故在井上蓋了一塊長2.2米,厚約9公分的石板條六塊,並挖鑿內徑約6公分之井口4個,據傳中央街之舊名大井街亦因此井而命名。現在居民都使用自來水,井水只作清潔之用。由於歷史悠久,此井已列為三級古蹟。




在中央老街有一間施公祠和一個萬軍井。據傳清康熙二十二年 (公元1683) 六月,提督福建水師進攻澎湖,擥敗守澎湖總督劉國軒,繼而佔領媽宮,但水師苦無食水飲用,施琅將軍向天神祈求,井湧甘泉,萬軍取之不竭,因此稱此井為萬軍井,又稱大井。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 ,施琅將軍逝世,朝庭翌年於媽宮澳東街建施琅將軍廟紀念他,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2) ,改稱施公祠。





 台灣鹿港有摸乳巷,澎湖縣也有一條摸乳巷,就位於馬公中央古街內,昔日為吉貝會館對外的主要通道,摸乳巷,寬約六十公分、長約四十公尺,以吉貝會館為中心點,向外輻射進入馬公中央古街,由於巷窄僅供一人側身通過,兩人對向接踵而過,常發生摩擦碰撞,因此被稱為摸乳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