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嶺南名園----餘蔭山房 (2)


舊園區佈局精巧,坐北朝南,以廊橋為界,整個園林分為東西兩部分。它以“
縮龍成寸”,“藏而不露” 的手法,在三畝之地,分别建築了深柳堂、卧瓢廬、玲瓏水榭、臨池别館、廊橋、孔雀亭和來薰亭主要建築,通過名工巧匠的精心設計,造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絕妙佳景。園內到處都是詩聯和壁畫,書香四溢。精雕細刻的裝飾,更令人目不暇給。




園的西部以長方形的石砌蓮池為中心,池裏種植了不同顏色的睡蓮,也飼養了很多錦鯉。池南是造型簡潔的臨池别館,池北是深柳堂。深柳堂是園中的主體建築,堂名的由來,取自唐詩“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句。裏昔日是園主會客之所。堂內書香濃郁,珍品極多,木雕精品琳瑯滿目,名家墨寶閃耀清華。在珍貴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書法作品。其中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和乾隆大學士劉墉的書法真跡。堂前兩壁的精美滿洲窗,古色古香。廳上的兩幅“松鸛延年”和“松鼠葡萄”木刻大花罩,雕工精湛,巧奪天工。側廂還有三十二幅桃木扇畫,把深柳堂點綴得富麗堂皇。在深柳堂內最珍貴的要算清朝咸豐皇帝聖旨刻匾。此聖旨是咸豐皇帝誥封園主鄔彬及其祖父,父親為通奉大夫(屬從二品官);誥封園主的祖母,母親和妻子為夫人。鄔彬原將聖旨刻於匾上,置於堂中,以顯榮耀。後來,此匾流失於民間,直至此園維珍擴建時,才在一學生宿舍的床板中尋回。


















 
與深柳堂隔蓮池遙遙相望的是臨池别館,文人雅士醮硯揮亳稱為臨池,這裏是園主的書齋。書齋的建築外觀精美素雅,飾樸實無華,前廊緊貼池邊,長欄偎傍,閒時,可倚欄觀魚賞蓮。臨池别館門外牆上塑有“吞虹”“印月”字樣,寓“步月尋詩,憑欄釣影”之意,也顯示園主的閑情雅趣。









在吞虹小門的背後,有一由鄔彬所撰,名士陳允恭所書的對聯。上聯“餘地三弓紅雨足”,“弓”即是箭,古人以一箭之地來比喻一百步的距離,意指這座園林的面積很小,只有三百步的距離。“紅雨”是指深柳堂前庭院兩側的兩棵炮丈花,當花兒盛開後,池塘落英繽紛,宛如一片紅雨,十分壯觀。下聯“蔭天一角綠雲深”是描寫園内綠樹成蔭,清幽雅靜的環境。




園內的一泓池水上,橫卧了一座小巧玲瓏,只有20米長的廊橋,它把橋、廊、亭、欄巧妙地組成一體,十分精緻,是嶺南園林最經典的造型。廊橋把園區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是“紅雨”,東部是“綠雲”,故名“浣紅跨綠”。











園的東部池中有一座八角亭,名「玲瓏水榭」,這裏是園主把酒賦詩的地方,有丹桂迎旭日、楊柳樓臺青、臘梅花盛開、石林咫尺形、虹橋清暉映、卧瓢聽琴聲、果壇蘭幽徑、孔雀盡開屏之八角玲瓏。水榭四周環水,八面全是明亮的細密花格長窗,使整座建築顯得玲瓏通透,啟窗向外觀賞四周景物,清晰可見。水榭東南沿園布置了假山;東北點綴著挺秀的孔雀亭和半邊亭(來薰亭)。周圍種植了許多竹樹、桂花樹、南洋水杉和樹齡超過百年的臘梅花樹等珍貴樹木。















1 則留言:

  1. 四大名園;其實在 N 年前都去過。但因為個個差不多(當然歷史故事不一樣)看完都分不清誰是誰。
    [版主回覆07/06/2013 09:17:59]因我要寫作,因此會把細節記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