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橋中段以木舟造成浮橋
石橋墩
橋墩上築有樓閣
鎮橋鐵牛
最近到潮州遊覽,遇上下大雨,有點兒掃興,但雨中景致,又別有一番姿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全長五百多米,位於潮州城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廣濟橋最初在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太守曾江所創建,當年從兩岸建至江中時,因水流湍急,不能立橋墩,於是以86艘梭船連成浮橋,始名“康濟橋”。
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衝垮,太守常煒重修之,並創傑閣於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定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
紹熙五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並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林驃、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樑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並於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還在各個橋墩上修築樓台,並分別以奇觀、廣濟、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駟、飛躍、涉川、右通、左達、濟川、雲衢、冰壺、小蓬萊、鳳麟洲、摘星、凌波、飛虹、觀灩、浥翠、澄鑒、升仙、仰韓為名。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鉎牛二只,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禦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洪水毀橋墩,東墩鐵牛墜入江中,因此,橋上只剩下一只鐵牛。
隨著歷史的變遷,廣濟橋幾經修築。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桁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樑。1976年又一次進行擴建成現狀。
廣濟橋是潮州的著名景點。每當暮春三月桃花水泛,立於橋上,極目遠望,但見江水翻滾迴旋,春燕點點,鳳凰州獨如一葉扁舟在波濤中浮蕩,形成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橋春漲”美景。
在浮橋上走動時會搖搖晃晃嗎?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03/2009 08:18:00]在浮橋上走動時會有一點兒搖晃的感覺,但很輕微。
(Empty)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04/2009 10:30:00]Thank you!
(Empty)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05/2009 22:34:00]Hi! 妳好!Have a good day!
那浮橋好特別呢!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11/2009 14:21:00]係呀,條橋重好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