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西藏曬大佛賞珠峰之旅 (9) ---- 拉薩大昭寺




828日,今天我們全日活動都在拉薩進行。
拉薩市是西藏自治區首府。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多米,是一座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城。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拉薩--藏文的意思是"聖地""佛地"
這次是我第三次到拉薩遊覽,上一次到訪時,青藏鐵路還未啓用。自從青藏鐵路通車後,高原不再遙遠,不再神祕,到訪的遊客愈來愈多,物資也愈來愈豐富。今天走在拉薩的街頭,感覺上和昔日情況已有所改變。這個城市已經開始像中國其他的城市,多了繁華熱鬧,但卻失去了以往的樸實無華。現在於百貨商場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貨品。各種形形色色的酒吧餐廳,不同地區,不同口味的食肆,像美國的漢堡飽、韓國的石鍋泡飯、蘭州的拉麵,台灣的永和豆漿等,都可以在拉薩找到。Spa在拉薩已經不是新鮮事,藏民一生之中只洗三次澡,已經過時了。Disco已經成為年青人的玩意。本地藏式歌舞廳也在不斷求變,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城市化和傳統傳文化的衝突在愈來愈明顯,本地人也感到茫然,不知道應該隨時代走,還是保留傳統。

吃過早餐後,我們到大昭寺參觀。
大昭寺座落在拉薩市的中心,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聖殿,同時也是藏漢團結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證。寺院坐東朝西,主殿共4層,揉合了漢、藏、印度和尼泊爾的建築風格,更體現了佛教的曼陀羅式宇宙觀,以中央的大經堂為中心,象徵宇宙的核心。釋迦牟尼佛殿為內核。

這座著名古寺始建於公元647年,吐審王朝松贊干布時期,是西藏最早的木石結構建築,當時是兩層船形神廟,後經歷代多次增修擴建,形成今天佔地25,1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群。寺院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世界文化遺產。
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幹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佈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於是,一場由千隻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

大昭寺用了三年多時間,因藏語中稱"山羊""",稱"""",為了紀念白山羊功績,佛殿最初命名"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建的。15世紀時,宗喀巴在這裏主特了"傳昭大法會",因此,寺名改名為"大昭寺"
















大清早,在大昭寺廣場和大昭寺門外已擠滿來自各地轉經和叩長頭的信眾。叩長頭的信眾,就地,或在各自舖陳的紙板、塑板上,不停地起伏、拜跪、爬行。轉經的信眾手裏晃動著經輪,人人嘴裏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啤咩吽」。據說這六字真言代表了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船芳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他們先是繞着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為中心而進行,然後順着八角街,繞着大昭寺外圍繞,繼而繞看布達拉宮轉,最後繞着整個拉薩城區轉。所有迴旋動作都是順時針方向進行。對藏族信眾來說,能到拉薩轉經和叩長頭,是一生最大的心願。











釋迦牟尼佛殿是大昭寺的主體,殿內主要供奉那尊當年文成公主從長安入藏攜來陪嫁的12歲量身釋迦牟尼佛金像,佛像身上鑲嵌了珍貴的珍珠和瑪瑙等裝飾品,這是整個藏傳佛教信徒們皈依的中心。拉薩之所以叫拉薩 (佛地),也是源於這尊佛像。年年月月,春夏秋冬,每天前來朝拜和圍繞佛像轉經的信徒香客絡繹不絕。
據西藏《紅史》記載,這尊佛像原先供奉在完全大唐建築風格的小昭寺內,而當時供奉在大昭寺內的是尼泊爾尺尊公主的陪嫁8歲量身釋迦牟尼佛像。藏王松贊干布過世後,唐審關係破裂,藏人恐唐取回佛像,於是把佛像埋藏地下。後來,唐審和好,隨即金城公主入藏為王妃。她向夫君提議,挖出12歲量身釋迦牟尼佛金像,並請入大昭寺,再把8歲量身釋迦牟尼佛像轉奉於小昭寺。自此,12歲量身釋迦牟尼佛金像便供奉於大昭寺,並成為大昭寺的核心。





釋迦牟尼佛殿相對的大殿西側牆上的壁畫,便繪畫了當年文成公主攜帶陪嫁的12歲量身釋迦牟尼佛金像入藏的情景,佛像坐在四輪馬車內,而公主到騎着馬緊隨在後。





釋迦牟尼佛殿右側,亦供奉了文成公主,藏王松贊干布和尺尊公主的彩塑像。





登上大昭寺的頂層,廣場景色盡收眼底。在這裏亦可遠眺布達拉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