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斯里蘭卡之旅(39) ---- 立頓(Lipton)紅茶的原產地,汀巴天尼茶園(Dambatenne Tea Garden)



今天我們的主要觀光點是立頓(Lipton)紅茶的原產地,汀巴天尼茶園(Dambatenne Tea Garden) 。茶園的主人正是英國人湯姆士立頓爵士(Sir Thomas J. Lipton)

傳說立頓爵士當初買山的目的是要招待客人旅行遠足,後來才發展成為茶園。立頓爵士非常喜愛這個茶園,在山頂一個亭子旁,有一個名為立頓座位(Lipton’s seat) 的位置,在那裡可360度眺望四周景色。當年,立頓爵士便經常坐在那裡欣賞茶園美景。



立頓爵士也很愛喝茶,1890年,以美時立頓施朗有限公司(Messrs Lipton Ceylon Limited) 的名義建立了汀巴天尼製茶廠(Dambatenne  Factory) 。自此,立頓爵士便常汀巴天尼製茶廠製的紅茶招待賓客。


清晨到來,走進滿山是綠的茶園,遠遠已看見清一色的採茶女在茶園間工作。規劃成一個個小區的茶園,是一幅煞是好看的地道風情畫。茶園劃成大小相若的方塊或長條狀,其一是方便茶園計算茶葉的生產量,其二亦讓採茶女容易鑽到茶園採茶葉。採茶女的裝備很簡單,穿上斯里蘭卡傳統的裙子、頭戴太陽帽、背上一個長長的纖維織袋,手持長竹以方便她們在茶園間行走,然後鑽進茶樹間採摘樹頂的鮮嫩茶葉,採好一把後就拋進腦後的袋子中,直至採得滿滿。在Dilmah的茶園裏,一直以來都是以女性人手採摘茶葉的。採茶女會摘取「一心二葉」為主的茶葉,一心是指剛長出的新芽,二葉則是新芽下的兩片完整嫩葉;而手工採茶的特色,就是以採茶女經驗只採適合收成的茶葉,如含水量太高會影響茶葉品質,摘取過於太大片的茶葉,茶品質也不好。其他國家的茶園以機器採收,即使快而收採量多,茶葉的質容易變得參差,無法與人手採摘媲美。話說,斯里蘭卡傳統採茶葉只僱女而不僱男,原因是女性的手較纖細、手勢較溫柔,輕輕的把茶葉從莖扭斷而不會隨手就扯下茶葉,避免斷枝再長不出好茶葉來。

茶園的管理人告訴我們,他們的茶樹生長高度一直維持在42吋高,約每六天收成一次。「這樣的高度長出的茶葉會最健康,製出來的茶葉質素亦最好。」而為了令採得的茶葉能在最佳時間處理,採茶女要在清晨7時半開始採茶(Hand Picking),8時半便會運到旁邊的廠房選葉(Sorting),進行分類,11時進行乾葉程式(Withering),以特製風機將茶葉約42%45%水份弄走,這過程是令茶葉乾爽而柔韌,好讓在揉茶處理(Rolling)及弄乾茶葉(Drying)時不會令茶葉粉碎。經過以上的過程,就已成為綠茶。若隨之進行半發酵或全發酵等過程,便會成為烏龍茶(半發酵)和黑茶(全發酵)了。茶葉由茶樹枝上到變成茶葉,說到底,還不過是一日之間的事情。
 



汀巴天尼茶園的面積十分大,遊覽要乘茶園的車。這裏的海拔高,經常雲霧繚繞,非常適合種茶。現時,茶園由蘭金茶及橡膠有限公司(Lankem Tea and Rubber planation(pvt)Limited)管理。











 











錫蘭紅茶簡介

里蘭卡(Sri Lanka),舊稱錫蘭(Ceylon)。茶是斯里蘭卡最重要的出口產業,亦為世界四大產茶國之一。19世紀中前斯里蘭卡並不產茶,直至1867年,趁年輕到昔日錫蘭「掘金」的蘇格蘭人James Taylor因為其負責開墾咖啡園受疫症侵襲而無法維持,咖啡園主遂將茶種交給他開荒試種,結果在20畝地內開始茁壯成長,展開了今日斯里蘭卡茶的興盛,James Taylor更被後人稱為錫蘭茶之父。
斯里蘭卡能出產量多而佳的茶葉,乃因產茶山區常受到帶雨的季候風影響,濕潤的天氣加上適量的陽光,有利茶葉茁壯生長。老香港茶餐廳從前會將錫蘭紅茶稱作「西冷紅茶」亦是由錫茶譯音而來。如今,只有百分百在斯裡蘭斯卡生產的茶才可稱為錫蘭茶。而為了保護錫蘭紅茶的金漆招牌,斯里蘭卡政府還統一頒發了錫蘭茶質量標誌。

斯里蘭卡每年能生產約25萬噸茶葉,茶的種植基地僅限於島國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其中一個錫蘭茶的主要分法,是按種茶的海拔作區分,當中又分成三類:高山茶(High Grown Tea)如在丹布勒(Dambulla)等的就是著名的高山茶產區,中海拔茶(Medium Grown Tea)則主要在康堤(Kandy)和馬特來(Matale)等地生產,低海拔茶(Low Grown Tea)則產自拉特納普拉(Ratnapura)及加勒(Galle)等地。一般來說產區的海拔越高,紅茶的茶色越淡泊,香氣則越醇;在以地區劃分的紅茶,一般以高山茶屬於頂級茶葉。不過若要仔細端詳,即使同為高山茶而在不同地區生產,茶色和口味同樣能有明顯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