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清早,吃過早餐後,我們便啓程往金頂進發。山下的氣溫不算太冷,也沒有積雪,但車子越往上走,氣溫便開始下降,而山路兩旁也有雪覆蓋。當車子到達半山,我們禁不住嘩嘩大叫,因為我們已進入了一個冰雪世界,山路及兩旁的樹木全被冰雪覆蓋,凝結在樹枝上的水點,就像一顆顆晶瑩的水晶,非常漂亮。
由於地面結了冰,路面很滑,為了安全,所有登山的車子都要在車輪上系上鎖練,慢慢前進。約一小時後,車子抵達接引殿纜車站。
我們轉乘纜車登金頂。由於今天是元旦,登山的人比較多,幸好每架纜車可載數十人,所以我們約等候了15分鐘便可登山。車廂外的雲霧很大,當纜車穿過雲霧,緩緩上升,窗外景物不斷往後退,感覺好像騰雲駕霧一樣,非常興奮。
十分鐘後,我們便抵達金頂。
還記得上一次到峨嵋山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還沒有纜車,我們要徒步登山,還要在報國寺和萬年寺住宿。雖然乘搭纜車登峨嵋山金頂比較省氣力和時間,但我還是很懐念當日徒步登金頂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冬日的峨嵋山金頂,就像一個白色的世界,潔白無瑕。四周的樹木和建築物都披上了潔白的冬衣,非常漂亮可人。
峨嵋金頂與峨嵋絕頂的萬佛頂相鄰,海拔3077.96米,這裡高山層雲,景色壯麗,遊客可在陡峭的攝身岩邊欣賞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大奇景。如果天朗氣清,還可遠眺數百裡外的貢嘎雪峰。可惜我們到訪當日,天陰、霧大,還下微雨,所以無緣一睹貢嘎雪峰的風姿。
金頂上有三個殿宇,包括金殿、銀殿和銅殿。金殿是華藏寺的一部分。華藏寺又稱金頂華藏寺,是峨嵋山八大寺廟之一,原名「普光殿」,相傳始建於東漢,因山多雷火,曾多次重修。2003年,峨嵋山建設打造“中國第一山”工程,金頂為其工程的核心。華藏寺經過重新打造,2006年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展現世人面前,恢後重修的華藏寺為四層兩重殿,包括金殿和大雄寶殿,總建築面積為1614平方米。金殿以金瓦建造,面積達274平方米,殿內主要供奉五世達賴喇嘛贈送的普賢菩薩像,佛像面對西藏。它聳立在金頂的最高處,金碧輝煌,遠遠已可看見。
大雄寶殿面積達1340平方米,採用銅瓦,梁栓、門窗、斗拱等均以銅鑄,因此,又稱為銅殿。銅殿內供奉的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盧舍那佛、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一佛二菩薩,共稱為華嚴三聖)。大部分金頂的信眾,都會到大雄寶殿進香,所以這裡的香火非常頂盛。
銀殿又稱臥雲禪院,以銀瓦建造,外觀雖不及金殿和銅殿耀目,但在白雪襯托下,更覺清麗脫俗。
金頂除了金殿、銀殿和銅殿外,最為引人注目的還是高達48米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此金像在2006年7月建成,於2006年6月18日開光。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造像。金佛是一座銅鑄鎦金的佛像,總重量達660公頓,由台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長寬各27米,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愿,外部採用花崗石浮雕裝飾,十方普賢像的法相莊嚴,雕工完美,重350公頓。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愿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金頂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便順理成章成為峨嵋山的地標。
參觀完金頂的殿宇和普賢金像,我們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進入普賢金像下的大殿進行祈福。大殿中央有一尊巨大和雕刻精美的釋迦牟尼佛像,四周還有十多個羅漢像。我們男女分開,分別跪在釋迦牟尼佛像的左右兩邊。儀式開始時,穿紅色袈裟的主持率領十多名高僧步入大殿,主持首先在釋迦牟尼佛像前面跪下,然後燃點檀香和帶領各高僧頌經,頌經完畢後,主持在釋迦牟尼佛像前宣讀我們的名字,跟着帶領我們順時針環繞大殿走三次,之後再跪下,由主持帶領各高僧再為我們頌經。儀式完成後,主持送給我們每人一條已開光的檀香木珠手鏈。接過手鏈後,我們立刻把手鏈穿上,希望能把佛祖賜予的福氣帶回家。
嘩!超靚(正)! 多謝分享!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9/2010 11:59:00]純淨的冰雪世界真的很美!!
我來探你囉 WELCOME TO MY BLOG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9/2010 22:11:00]謝謝到訪!
(Empty)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30/2010 08:35:00](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