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2013新春東涌行大運

2013年2月12日蛇年年初三,我隨行山隊到東涌行大運。

行程如下:東涌小炮台→東涌舊墟→東涌侯王宮→石門甲村→羅漢寺→石獅山炮台→赤鱲角天后宮











遠在北宋年代(960-1127年),大嶼山以產鹽著稱,明代時沿海一帶常受海盜侵襲,到了清代時因其位處珠江河口的南端成遂為了防衛重點。1729年,清廷在大嶼山建分流炮台,其後更加建東涌炮台。


東涌之所以名為「東涌」,原來是因為東涌位於大東山下,山上有一條沿山而下的水道(古稱為「涌」),在山腳匯集出海時穿過居民聚集地,古時這地區稱為「東西涌」,即「位於水道兩旁的村落」,但外來人就統稱「東西涌」為「東涌」,一直流傳至今。


在五、六十年代,東涌的居多從事捕魚、耕種。隨著赤鱲角新機場落成,東涌在過去幾年間,逐漸由原來的傳統漁村農村,蛻變成第九個新市鎮。不過,由於東涌新市鎮大部分是建築在已荒廢的農田和填海區上,故真正受新市鎮發影響而需要搬遷的只有馬灣村、低埔村和赤立角村。

 自從赤鱲角機場於19987月落成啟用,大嶼山北部已成為香港最繁忙的地區之一,與島內大部分寧靜清幽的地區形成強烈對比。


遠眺360



水晶車在陽光照射下耀目生輝





東涌小炮台於198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一况L型的圍牆,牆角有一處平台,極有可能是擺放炮台所用。根據《廣東通志》記載,在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曾在東涌石獅山腳建造兩座炮台,東涌小炮台無疑是其中一座。




在東涌小炮台入口外的唐代灰窰,是為免受到機場工程的破壞而由赤鱲角虎地灣遷往現址,是香港同類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計劃將來安放在新機場大樓內。




東涌舊墟






東涌另一具歷史性的建築,便是建於沙咀頭的侯王宮。侯王宮一般被稱為侯王廟,它雖然並不是法定古蹟,卻甚有觀賞價值。侯王宮供奉的是楊侯王,是紀念宋朝愛國將領楊亮節,為弘揚其精忠報國的精神,生時封侯,末後封王。

廟內存放了一座古鐘,鑄有清乾隆三十年字樣,所以侯王宮很可能是在1765年初建築的。廟頂正脊的陶器裝飾,是清宣統年間的石灣製品。廟內還有一塊頗大的「鯨骨」和兩塊碑誌,和一塊註明東西涌的主佃兩相和好的「和平立碑」。

曾經歷過多次重修,尤幸仍能保留其來的神粹,其中一、兩次修葺,更有碑刻記載。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為侯王誕,村民均隆重慶祝。







石門甲村






位於石門甲村外的玄壇古廟為1970年時重建,原廟的創建年代已不可尋,但其重建因由相傳石門甲村有村民百多戶其後或無故暴斃,或遷入他鄉,餘下人口數十,因此村民便興建風水牆及重建已荒廢的古廟,保祐闔村平安。











羅漢寺位於彌勒峰與獅子峰之間,前身只是一個羅漢岩洞。1926年,粵西的暢緣和尚來港在這岩洞潛修,命名為羅漢巖。六十年代中,李耀庭居士等人到此,見此地泉甘木荗,深幽清靜,甚宜修學辦道,於是徵得暢緣和尚同意,在此創建弘法揚道場,1974年羅漢寺正式竣工。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體,高三丈六尺,遠在青山、屯門都可以看見。羅漢寺亦保留天然山泉羅漢泉及天然巖洞羅漢洞。這裡的齋菜更是有口皆碑。













東涌炮台一直被認為是在嘉慶二十二年在該地建造的,但後來在炮台正門入口處的花崗石額上,發現了數行小字,指出炮台是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成的。炮台面積約為70x80公尺,圍牆由修整過的花崗岩砌成,北面城牆上安放六門古炮,分別置於三合土炮座上,炮身刻有銘文,證明為清代鑄造。二次大戰期間,炮台曾被日軍佔據,1979年炮台被列為法定古蹟,1988年全面維修,鞏固圍牆,修復其舊貌,及設立一個展覽中心。20015月增設了文化展覽館。







天后宮原位於赤鱲角東北端的廟灣,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天后宮的牆壁、天頂、門扇、香案及天后神像等皆以花崗石製,故此亦稱為「石廟」。由於新機場工程影響,天后宮已於1991年拆卸,所有石構件均妥為保存,並一磚一石重建東涌黃龍坑,即赤立角新村。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善男信女都到廟宇參拜,村民亦會在誕期搭棚演戲或舉辦花車巡遊等慶典。








興建中的北大嶼山醫院



2 則留言:

  1. 我也曾到過羅漢寺。有人說那兒的齋菜非常正!
    [版主回覆02/14/2013 13:20:30]以前的齋菜是不錯的,但多年沒吃,不知水準是否一樣。到訪當日,因為有一位基督教徒不肯入寺,我們也不好意思在寺內吃齋。

    回覆刪除
  2. 初七喇!生日快樂!
    [版主回覆02/16/2013 09:51:15]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處理得好!宗教信仰自由,崇拜與參觀是兩回事!佛教徒也會到教堂參觀,只是不祈禱罷了!

    回覆刪除